本文发表于《东莞社工》2015年第3期 p40-41“周游美国”专栏 刊出有删改,编辑:朱增
第一,全州范围内的接案。德州CPS的接案总部位于德州首府奥斯汀,负责全天24小时接收来自全州范围内的儿童虐待举报。如果举报符合关于儿童虐待、疏于照顾的法律定义,该举报将会被CPS正式立案,准备接受下一步的初步评估与调查。
第二,立案评估与调查。当个案被接案部转介到立案评估部接受调查后,如果该儿童被认为处于极度危险的环境之中,那该部门的个案社工必须在24小时以内做出救助反应。如果个案中的儿童尚不存在威胁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,个案社工则需在72小时(约3天)之内完成与涉案儿童的首次联系。CPS的调查重点,是判断儿童虐待行为是否确实发生,以及未来产生儿童虐待或疏于照顾的可能性。
第三,以家庭为基础的安全服务-基本型。当一个家庭被认定为除了最基本的立案评估与调查服务之外,还需要额外的社工介入服务,那么CPS将会提供辅助服务,以确保孩子既能继续在家中生活、又能得到应有的安全。该部门的个案社工将会和孩子的家人一起,根据该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,共同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服务计划。为了促进服务计划的实施、实现防范儿童虐待的目标,相关的社区资源会被引入,CPS也会根据案主需求购买其它非政府社工机构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。
第六,接管服务。如果法院根据CPS的报告最终判定儿童如果继续住在家中将无法得到安全保证,那么该儿童必须被移出家中,并由CPS暂代未成年人监护权。对于这种情况,对CPS的宗旨相对了解的儿童家庭,对CPS的服务还能够给予一些理解。当然,也有部分儿童或家长并不完全认可或配合CPS的工作。所以,CPS的社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时要应对情绪激动、言行激烈的儿童或儿童家长,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和情感压力。而儿童被移出后,将由CPS负责为其确定一个临时住所。比如,亲戚、寄养家庭、紧急庇护所或与儿童已有亲密关系的非亲戚成年人。
与此同时,CPS将持续为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各类服务,直至导致儿童虐待的危险因素解除。比如,涉嫌猥亵儿童的男性与儿童母亲分手并搬离家庭、失业的儿童家长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、吸毒的家长被证明成功戒毒、居无定所的家长找到一个安全的住所等等。如果家长无法保证儿童安全又找不到合适的亲戚帮忙代养,CPS就会为儿童找一个长期性的替代性居所(如领养等)。CPS的目标是在得到儿童监护权18个星期内(约4个半月)将儿童移至永久性居所,力争不让儿童经受太久的不稳定生活。
第七,成年生活准备服务。CPS的服务对象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。对于年满16周岁的大龄儿童,CPS向他们提供成年生活准备服务,以帮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独立生活尽可能地提前做好准备。CPS个案社工以及社区教育者一起,向这类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教授各类实用的生存技能型课程。主题设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比如找工作、租房子、理财、申请大学等。这个特别的项目将为这些年轻人提供最多长达两年的持续性支持,直至他们成年为止。
第八,领养。当家长的监护权被法院判决永久性剥夺后,CPS将尽快把儿童安置到合适的领养家庭。首先,领养部门的社工要根据儿童的需求、领养家庭的能力与意愿,为儿童筛选匹配的领养家庭。另外,领养社工还要负责领养家庭的持续性培训,以及领养资格证书的审核、发放和管理。
总而言之,每一个儿童保护个案,无论严重程度如何,都要经过若干个不同的工作阶段,才能最终结案。而在这个为期不短的服务过程中,往往蕴含着数名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儿童保护社工的共同努力。不同部门、甚至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,在儿童保护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。在中国,若要建立起一套类似的完善体系,社工们可谓任重而道远。
【原创作品】: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,谢谢!